電影/拍給每個在生命中追尋著意義,卻在最後找到「生命」的人

人生中第一次上映日看電影就獻給二宮了,從高中開始看二宮的戲,我一直很喜歡看他的戲,這部戲中他的軟爛大概只有《我的事說來話長》的生田斗真能夠匹敵,軟爛,但讓你無從討厭起的軟爛,彷彿還有什麼還搞不清楚的東西,巨大的潛力或等待流瀉出的故事在那後面,一個盈滿但還沒說破的狀態。

「攝影」,以及「身為一個攝影師的夢想」究竟該拍什麼?

攝影的這件事,究竟是關於「誰在攝影機對面站著」或是「誰在攝影機這頭按下快門」?想成為一個了不起的攝影師,那麼究竟該拍攝些什麼,才是像自己的樣子、能靠近自己的核心、讓自己有勇氣拿出來跟其他人分享的東西?沒有感覺、充滿矛盾、失去連結的時候,主人翁連拍照的按鈕都按不下去。

要「這麼憑感覺」的人,把「感覺」當做職業混口飯吃,很艱困。

他彷彿總是在想著些什麼,但他彷彿總是沒有把內心的話說清楚,他彷彿總是從這個社會認為的「成功男性樣貌」、「好的社會人」樣貌中脫離、溢出、斷裂開,保持著一段距離地放空著,但他身邊的人們雖然會催促,但也成為他生命的安全網,支撐著他,推擠著他讓他有勇氣一步一步往前走,讓他能一點一點地更靠近自己「有感覺」的事物。

一個以「理性」運作的世界,憑著感性過生活的人總是無法說清自己。

但他很幸運,他的生活裡充滿著溫暖的家人,他們理解著他的「感性」,曾經被他的感性給深深地理解跟觸碰,因此深深地支撐著這個在當代社會格格不入的靈魂,也接納著他的處處碰壁,偶爾嫌棄他、推著他往前走,但卻不曾拋下他。

他是個擅長疑惑的真誠的人,能辦展了卻站在白色的展覽牆前發楞。

那些自己拍攝出來的照片一張一張放上去,這就是自己想呈現的展覽了嗎?攝影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這個展覽究竟關於誰,是關於自己是一個多重要多好的攝影師功成名就嗎?然後接著311的巨大災變,「攝影」或說是「一張張的照片」的意義突然受到搖晃,攝影已經不再只是為了展覽、為了呈現自我、為了呈現某個被拍攝的人,照片似乎擁有了比這一切更多的什麼。

攝影,不僅僅是攝影師與被攝影者,而是那之中一起共度的生命。

面對巨大的毀滅、殘破的家園、各種無從挽回無從追索的生命跟記憶,這些僅存、倖存的照片,是傷痛,卻也是曾經共度的時光,一點點一點點細心地清洗掉那些汙垢,一張一張地排列,一張一張地等待認領,找到失落的家人的照片擁有能保存的什麼,那張笑臉。

攝影,是關於那一起共度的片刻,以及彼此珍視的關係。

或許你在自己的生活裡也有著什麼「明明講不清楚」卻總是想追索著的夢想吧?也許這個片子裡你也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那個總是說不清楚的困頓,那個期盼一點一點浮出水面的重要渴望,那個總是遲疑著不確定著的夢想,前進三步後退兩步的躊躇,總是難以說明又難以被理解的自己,那個後面必然有著什麼吧?

願每顆在當代社會壓抑攪碎的心,都能找回深刻地渴望找回生命。

#圖片引自網路#淺田家#覺得這應該會是一部療癒每個在當代社會纖細敏感男孩的片#在困頓的追夢與偶爾的燦爛間閃爍著的生命#3月5日上映

發表留言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