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過度積極正向避談情緒的社會,不可能寫得好的會考作文

多年以前在前一個工作時,就跟同事一起討論到應該來辦一個「半途而廢」展,許多精神病人生命的經驗就是充滿「半途而廢」的事情的,不管是他們個人有意願繼續卻被排擠而失去機會,或是他們本人因為病的狀況無法繼續導致失去機會,又失去自信,我們想辦一個「半途而廢」展,想讓這樣各種半途而廢的經驗能被好好地談,一點都不積極的,呈現各種我們自己的人生裡也會有的「半途而廢」的經驗。

身為助人工作者的我們,有時候對「過度積極正向的世界」厭煩得緊。

是什麼讓挫折、無助、沮喪、失意、悲傷、哀愁、無趣等等的經驗不能被談?我們喜歡「成功」的經驗,每一個「成功」都會跟隨著一堆鎂光燈,讓每一個成功的人可以侃侃而談關於自己的「成功」,然後市場上就會掀起一波「複製成功」的複製潮,但假使你看過《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這本書,你就會知道這本書提得遠遠不止一萬個小時的努力,還包含制度、還包含年紀與生命階段帶來的機運、還包含自信心,一個人的成功,有遠遠超過他所能知道的理由在支撐著這一切,但我們卻總是追捧著那些「名人語錄」。

然後我們認為「還沒成功的事」就沒資格談,「等你成功再說!」

這樣的社會集體意識,自然會導致「覺得這個題目很超齡」的反應,「未成功」這件事難道是「成人」才會經驗的事嗎?這種說法一點都不合理,「未成功」是「每個嬰兒長大」過程裡的日常,嘗試著用力翻身,用力,用力,你見過第一次翻身就成功的嬰兒嗎?沒有,但我們會試著支撐這個嬰兒,但我們不會試著代替他翻身,而是確保他安全,讓他用盡全力地完成這個動作。

今天沒有成功沒關係,明天沒有成功沒關係,沒有人會期待你一次成功。

我們的生命裡都充滿著許多這樣「未成功」的事,半仰著教室的課椅,想試著找到那個平衡點能停在那裏;查詢了漫畫繪圖的課程想試著畫一部自己的漫畫,但總是停留在未開始的空白稿紙;寫了一封文情並茂的情書,卻像《秒速五公分》那樣被風吹走遞不出去;以為自己能考一百分結果只能考九十八分,還被補習班老師打了兩下;想變一個花俏的魔術逗女朋友開心,結果被破梗了;想用自己的必勝服裝贏得心上人的好感,結果高跟鞋踩進水溝蓋扭斷了高跟鞋,跌了一大跤。

成功如此平版,但「未成功」卻如此豐碩盛開,像生命充滿可能。

但我們不允許討論「未成功」,我們希望彼此討論「成功」以及「如何成功」,失敗的事情就沒有什麼好談的了,失敗了你還敢說,你不夠用心你還說個屁,我沒有罵你就對你不錯了你還敢說什麼!上述這些句子像午夜夢迴的鬼,總是攫著我們,言語暴力勾動我們的羞愧感,並加深我們對「失敗」的恐懼,於是,我們越來越恐懼失敗,不敢也不願意表達自己的真實狀況,也不敢談沒有成功的經驗。

然後,我們說「這個題目很難寫,很超齡」。

試著想想那個練習翻身的嬰兒,假使有人第一次就跟他說「你第一次翻身就要給我成功」,我會給你一連串的翻身訓練,然後你最好一次就給我成功,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否則就要不准他繼續練習翻身,你覺得這會發生什麼事?

我們時常輕忽自己語言可能給別人的生命帶來的傷害,切割並斬斷生命自然的流。

一個不夠安全友善的環境,是不可能能談「未成功」的經驗的。因為那是一個「自取其辱」的經驗,於是我們封閉著各種未成功,想嘗試,有渴望,偷偷嘗試著但沒有機會說,想分享但沒有安全的人能說的事,漸漸地,變得失語,不知道誰是我們能談這些事的人,也不知道這件事原來能說。

於是,我們看著這個題目兩眼發直,期待「未成功會通往成功」。

未成功,能不能只是一種狀態,未成功,能不能只是一個過程,未成功,能不能只是一個嘗試,未成功,能不能只是一個試探,未成功,能不能是一種創新的可能性,未成功,能不能是一個充滿勇氣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未成功,能不能是生命本身?

雖然我們都未成功,但我們還活著還努力著就已經是一種成功?˙

讓我們試著找到一個安心的角落,談談那些「珍貴的未成功」吧?

然後,讓我們好好地謝謝彼此。謝謝你還在,謝謝你在這麼多的艱難裡還是沒有放棄,謝謝你為了我們還在,謝謝你這麼不容易還沒有離開,謝謝你還留在關係裡,謝謝你總是願意給自己多一次機會,無論這個社會對你多麼無情,謝謝你沒有放棄相信你自己,謝謝你願意繼續嘗試,謝謝你摔得狗吃屎卻還是燦爛的笑著。

未成功,假使就是生命的本質,還堅持奮鬥著,帶著一切過生活其實就已經是一種成功。

願每顆在當代社會被「成功」壓抑打得喘不過氣的真誠之心,都能找到自己的安全角落好好地談談那些「未成功」的經驗,讓情緒、挫折與失敗都有角落能涵容一切,也讓我們能真誠勇敢地繼續邁步向前。

#時事#國中會考作文題目#讓我們談談那些半途而廢的經驗與體會#未成功不是失敗#未成功只是還沒有成功跟還沒有打算做下去#順著生命的流往前走#瑞典失敗博物館要來台展出了疫情過了要來去看看#圖片轉引自網路

發表留言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