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平等尚未來到的年代,必須殺人而非守護與必然的心痛。

《神劍闖江湖》這套漫畫早在我國中的年代就已經全套完結,早早的就看完,留下了一個模模糊糊的印象,好像這部斷在某一集就會是傑作,但後面有一段年少的我實在怎樣都不喜歡,然後就自動從記憶中消除了關於結局的橋段。

佐藤健詮釋的劍心,大概也會是他職業生涯的經典代表作。

從電影化開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跑去大戲院固定收看,因為劍心的打鬥戲用家裡的小電視看實在是很難過癮,每一集的打鬥戲都非常精采,飛簷走壁刀光劍影,讓人忍不住跟著屏氣凝神,然後隨著戰鬥感受到那種暢快的感覺,跟那個結束了戰鬥以後「回歸的平凡的日常」總是讓人感覺平靜。

因為疫情的關係,神劍闖江湖電影版最後兩部《The Final》跟《The Beginning》最後無法順利地在影院上演,只能在Netflix上獨家播映,總是感覺有點可惜,但能隨選隨看好像也不錯啦。

我總是覺得《神劍闖江湖》是一部充滿時代意義的療癒作品。

關於如何放下內在的敵對,矢志無傷地前行,關於如何看到每一個人的尊嚴與價值,不再殺戮,讓一切回歸人與人的關係,而不只是「權力」「位置」而是「我們有些什麼故事」的作品。

以戰止戰,天下布武,殺戮是為了和平,舉起刀的人總是這麼說。

但歷史上真正「以戰止戰」的例子卻非常罕見,因為「戰鬥」總是帶來「敵對」的種子,期待以戰止戰的人,卻總是在不意之間在別人的內心裡撒下戰爭的種子,於是自己渴望的和平,也總是在不意之間就傾頹毀朽,一代一代地,被更大的野心給吞噬。

神劍闖江湖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卻建立在真實的日本幕末脈絡上,那個動盪且波瀾萬丈的年代,關於這個國家的巨大變革要發生之前的時代,黑船來襲以後,究竟是該繼續守舊擁護三百年以來的傳統幕府,相信幕府的全能跟清理各種異端論述;或是明白西洋的船堅砲利是我們無法抵擋的,但我們必須堅決抵抗,要試著找到方法,例如:重新請出天皇決策各種事。

各種勢力,各種價值觀,各種關於相信怎樣的「正義」都會浮現。

一個總是憂慮著是否會被殖民、是否會喪失自己的尊嚴、是否會必須改變自己一直以來的生活方式、是否會遭受太大的變動、如果不變動是否會讓黎民百姓遭遇更大的不幸?這一切都瘋狂被議論著,也一點一點地從「某某藩士」凝聚成「日本人」這樣的概念的年代。

那個年代裡有許多的暗殺,為了除掉彼此心中認為的心腹大患。

大約是這樣,所以《神劍闖江湖》裡將劍心設定為這樣的一個千人斬,並將這一切視為是「召喚新時代到來」的努力。但新時代到來了,那些原來種下的「敵意」跟「敵對」難道就會自己灰飛煙滅?當然不是,那必然是需要一段努力地心理移動,才能幫助自己從充滿敵意到能舉刃相向,一點一點地移動到寧願傷己不願再殺人的逆刃刀。

這個移動究竟怎麼開始的,就是The Beginning要說的故事。

我有點遺憾這齣最後沒有交代到「逆刃刀」究竟怎麼開始的,沒有交代完從「千人斬拔刀齋」到達「浪人劍客劍心」的過程,或許是為了忠於原著,但其實我還蠻期待能看到這個段落,感到有點遺憾。

每個殺戮,都必然伴隨著心碎,所以舉刀可以守護的幸福,究竟是什麼?

那大概就是「逆刃刀」誕生的過程了。

不再為了殺戮而揮刃,而是為了守護要守護的價值,不奪去他人性命地戰鬥,因此會反覆地受傷,反覆地面對風險,但也會因此有些曾經是敵人的人後來成為夥伴,那把愚蠢的逆刃刀卻逐漸地成為「療癒每一個人心中瀰漫的敵意」的種子,關於「你也是尊貴的,而我願意為此奮鬥」,「打敗你,但不奪走你的性命」。

這個故事總是讓我覺得很動人,關於深刻地看到人,也關於關係裡的奮鬥,而不是敵對。

於是,那個睡覺睡一半會瞬間出手要殺掉眼前的人的劍心,那顆風吹草動都不安寧的心,能一點一點地變成那個摸著田地裡的作物感到幸福,綻開微笑的劍心,然後又一點一點地變成那個在神谷活心流裡寄宿的少跟筋的浪人劍心,懶懶地曬著太陽,跟彌彥或小薰鬥嘴,偷懶或享受著太平盛世,慶幸生命的此刻跟生命的尊榮。

你有屬於自己「堅持無傷」的奮鬥戰場嗎?

是什麼讓你願意堅持無傷,又蒙受傷害的風險,還願意持續戰鬥呢?

願每顆在時代跟制度的縫隙中總是不意被種下敵意種子的心,都能找到自己願意堅持無傷地前行,又能持續戰鬥,為了積極地守護,並為自己帶來內心平靜跟共好的戰場。

#圖片引自網路#電影#神劍闖江湖最終章TheBeginning#雪代巴的故事#關於千人斬拔刀齋如何動念有一天會舉起逆刃刀的故事#比起TheFinal這部好看很多#時代裡的衝撞與哀愁#關於幸福究竟是什麼

發表留言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