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無所事事》:從「螺絲釘/消費者」轉換成積極抵抗共生的自由人

這是先生買來送給我的書,不然我肯定不會把「無所事事」當作有趣的目標,我大概是一個不太擅長怎麼「無所事事」的人,畢竟當「番茄鐘法」如火如荼的時候,要是提自己正在放空跟無所事事,好像未免也太廢物了是吧?

當代社會帶來的最深刻的問題,大概就是「讓人不知不覺把自己當成『工具』」。

生為現代化社會的一份子,隨時響起的信件提示音、訊息提示音、即時通訊提示音、工作聯絡群組的討論、待辦事項跳出的提醒,總是有一百件事情等待著你處理,「休息」都是一件需要積極有意識地努力才能做到的事情了,「無所事事」究竟是什麼?那實在是很難想像。

我忍不住想起來以前看過的小說《哪啊哪啊神去村》,一個以百年森林木業為主業的村落,在那個村落裡一切都沒有急躁的理由,因為不管「人」怎麼急,那個「急」都是沒有意義的,樹需要時間才能長大,而那個時間可能都是遠遠長於我們人類歲數的時間,維護著、取需要的份、接下來就是過生活了。

於是他們的口頭禪就是「哪啊哪啊」,關於放鬆、不急、慢慢來。

但我們都不是以木業維生,也沒有生在神去村,無孔不入的各種大數據,忙著蒐集各種關於你的個別資料,希望能準確地找到你究竟會想消費什麼、喜歡什麼、會對什麼有興趣,好積極地精準投放廣告,讓你迫不亟待的消費。

人,從一個生命的主體,逐漸變成商家「刺激─反應」的客體。

擁擠的生活,沉悶的工作,難以逃離的消費主義,於是每一雙「眼球」都成為了所有商家的必爭之地,越多的點閱、越多的停駐、越多的消費就是越棒的一切,網路逐漸地取代了真實的生活與真實的關係,疫情也加深著這一切,我們已經很久沒有機會跟朋友一起吃頓飯了。

我們家有個小陽台,種了植物以後開始會有鳥出現,鴿子與麻雀。

於是我們開始每天在小陽台為牠們準備一把米,希望能讓牠們飽餐一頓,然後牠們開始每天來報到,只要一拉開窗簾,牠們似乎就知道「這裡可能有飯吃」會開始出現,偶爾人靠近窗子會快速飛走,但隔了一陣子又會飛回來,想知道是不是有飯吃了,然後會在花盆上跳來跳去,躲在植物後面專心的吃米。

其實我們不是孤零零地在水泥都市裡生活,週邊總是有許多生命。

但我們通常已經被「占滿」了,而沒有任何一絲餘裕能作任何其他的事。像這本書的作者所提的那樣,可以在都市裡尋找鳥,拿著鳥類圖鑑試著認得不同的鳥,試著分辨不同的鳥類叫聲,看著牠們轉換季節的羽毛,於是一點一點地發現在日常生活之下,平常看不見的哪千絲萬縷的事,什麼季節你會出現在哪裡、什麼時候你開始換羽毛、什麼時候你們會出現、什麼鳥跟什麼鳥彼此是好朋友。

從「被占滿」轉向「好奇自己所處的環境」,需要有意識地無所事事。

並從這樣的好奇裡,能一點一點地培養出各種關於「抵抗消費主義」的能力。關於環境究竟如何跟人、跟物共生,關於某個開發究竟會奪走哪些東西,關於自己究竟在這千絲萬縷的環境裡站在什麼位置上,喜歡著哪個環境、珍惜著哪個地方的景色、需要什麼樣的地方才能感到心靈與生命富足,透過把自己重新放回環境裡,試著理解這一切,然後也奪回捍衛對自己而言重要的一切的能力。

作為一個有感受的主體,捍衛對自己而言珍惜的一切的能力。

而不是被消費主義繼續當作一個口袋麥克麥克只有眼球的客體。

透過關心環境,一點一點地發現這個世界跟自己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們並不是跟這個世界無關的存在,而是在特定的條件下,依存著特定的資源,彼此依存地存在著,於是我們能一起活著,享受著這個片刻,關於蟲鳴鳥叫,關於微風細雨。

看到「環境」的時候,就會看到「關係」,也看到「自己」。

如果你覺得這番話聽起來很難懂,不妨就近找自己鄰近的社區大學,每一間社區大學通常有至少一門以上的社區生態課,關於這個地方曾經有過怎樣的溪流、然後蓋了怎樣的橋、鋪了怎樣的路、造成怎樣的變化、曾經有什麼樣的開發案、然後被怎樣的擋下,不只是開發跟環保之類的爭議,而是關於「我喜歡怎樣的環境」「我想在怎樣的地方生活」的核心。

從「人與物」的概念,轉向「我與你的關係」的概念。

如果想靠近自己居住的地方的故事,不妨參考社區大學的課程。

相信會讓妳非常驚訝,原來這裡曾經有這樣的故事!

願每顆在當代社會不知不覺跟土地跟社會失聯,也跟自己失聯著的心,都能有機會一點一點放空自己,讓自然、讓環境、讓千絲萬縷的關聯能一點一點地進到自己,也重新看到自己的樣貌,跟喜歡的生命姿態。

#讀書心得#如何無所事事#一種積極抵抗消費主義的方式#一種擁抱更完整而真實的生命的方式#一種更共生永續息息相關的生存之道#一種關於重新奪回主權#關於不讓產值取代生命的那一切

發表留言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