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使好好說話/NG對話一百選序:溫柔待人,有一天我們也需要。

對話,是一件如此稀鬆平常的事,是人類的原始本能,從牙牙學語開始,到嚥下最後一口氣前的意識不清時,我們都嘗試著向這個世界發出自己的訊號,希望讓這個世界理解我們,也試著透過別人的回饋組織自己是誰,自己該如何面對這個世界。

因為對話如此稀鬆平常,所以我們時常忽略自己一句話的影響力。

當我們忽略自己一句話的影響力時,我們就可能也忽略著自己無意間可能對自己或別人造成的傷害。有時候是名為無傷大雅的玩笑話,你認真就輸了,幹嘛那麼認真阿,你這樣玩不起;有時候是名為善意的關切,你要看開一點、要放下、節哀、你要想通;有時候是各種恣意地宣洩自己的情緒,卻要求別人要吞下,像是誰像你這樣沒有用、養到你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霉。

說過話的人早已忘了那句話,但那句話卻會在聽過的人心底生根。

明明一切都好像應該沒什麼,應該不要介意就沒事了,但為什麼自己就是無法坦然放下?明明好像沒有什麼問題,大家都是好意不是嗎,為什麼自己就是會感覺到不舒服?這個不舒服究竟是因為我太敏感嗎?還是因為對方說了什麼呢?但對方明明是善意不是嗎?明明只是一個玩笑話不是嗎?我這樣是不是太小家子氣?說出來會不會害別人不敢跟我互動?我到底怎麼了?為什麼會這樣?

人生是苦,所以沒有人沒有傷,善意待人,因為有天我們也需要。

當我們脆弱的傷口暴露在空氣中時,假使遭逢那些「很正常」的對話,也許一般的情境裡,那些對話都「很正常」「很一般」「沒
有問題」,但我總是發現多數人過度輕忽語言帶來的影響,恣意地說話,而且完全不在乎聽者,也完全輕忽聽者是否正處於一個脆弱非常需要承接的狀態裡。

「我就是我,我就是這樣講話的阿!」那是無視關係,看不見對方。

有很多事,好好說話就能解決大部分的問題。偏偏我們總是以為「說話誰不會」,輕忽好好說話的意義,也不願意為了關係而發展好的對話習慣,放任著會彼此傷害、彼此懷疑、滋長自我譴責與罪惡感的語言橫肆在關係裡,然後說著「我們都盡力了」。

其實,我們可以不必這樣。從好好說話開始,迴避刺痛受傷的心。

每一次你的用心迴避,都能避免對方那個發炎的傷口持續疼痛,每一次你的仔細揀選詞彙,都能幫助對方更好地跟這個世界連結,透過每一句話向對方伸出的手,會逐漸成為你們之間獨一無二的信任羈絆,有一天,當你也需要善意的時候,這些善意也會溫柔地掬捧著你受傷的心,告訴你,沒事的,我們在這裡,你可以利用這裡好好療癒,你可以安心。

於是,我想利用這個系列整理一些日常常見,但時常刺傷人的語言。試著指出這些語言究竟為什麼會傷人,以及他們如何傷害關係,希望能讓那些總是感覺自己過度敏感的人們,一點一點地找到屬於自己的語言,「原來自己就是因為這樣所以不舒服著!」,如果能這樣我想會很棒。

◎語言並不是均質的,每個人聽起來不一定一樣。這個系列只是提供參考,當敏感的人聽到一個句子時可能會有的狀況,以及說話的人可能有的狀況,如果你還有餘裕,或許你可以試著改變自己的語言,如果沒有餘裕了,那也暫時只能這樣。

◎敏感並不代表「麻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傷口,如果我們能彼此照顧,就不需要那麼多專家整天到晚介入,我們就能好好照顧彼此。我始終認為好好說話,可以不用找心理師是一件好事。

◎並不是每一個句子聽起來不舒服就是說的人有問題,但的確有一些句子光看句子就知道說的人大概遇到狀況,而且這樣的句子必然會帶來一些衝擊,讓聽的人感覺不舒服,萬一聽的人有自己的敏感傷口,會惡化這個問題。

◎光是能好好說話,就能維繫關係,讓彼此增加生活裡的安全感,能營造療癒創傷的空間,讓創傷自己療癒,省下龐大的心理諮商費,又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堅韌關係,感到日常生活的幸福感,這不是一件很棒的事嗎!

溫柔待人,有一天我們也需要。每份給出的善意總會回到自己身上。

願每顆時常因著無明跟習氣而讓話語恣意脫口而出的心,都能夠敏覺到自己也常常因為語言而疼痛著,而我們總是能從自己開始當那個友善的人,幫助彼此一點一點地過得更友善、安心、能夠支撐跟療癒彼此。

#讓我們好好說話#NG對話一百選#總是自己開一堆新系列的挖坑大王#本系列希望提供不同的角度思考對話跟語言#請不要當作聖旨或權威那我們彼此都會很累#願大家都能好好說話好好相處

發表留言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