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來住京都才知道》不是跨欄賽,而是累積個人珍寶的人生

這是一齣很不像日劇的劇,與其說是日劇,應該要稱之為「類紀實片」才是,紀錄著許多在京都很有味道的百年老店,說明著他們的堅持,跟透過這些堅持品味著生活。從一個待業在家失去信心的設計師的角度,跟著號稱手受傷卻拐著姪女東奔西跑品味生活的舅舅的角度出發。

忙碌的現代社會,沒工作彷彿就宣示著「妳是個沒有用的廢物」。

明明依然懷抱著夢想,明明認為自己依然有些才華,明明過去也累積過一些資歷,但就是很不順利,連拜託朋友幫忙求職都只能處處碰壁,面對著家人的關心,也面對著自己內心的譴責跟失望,所謂的「待業中」的人,往往會把自己活得越來越窘促,對生活充滿歉疚,也對活著充滿歉疚。

不知道是不是舅舅的貼心,謊稱了「手受傷」把姪女拐到京都。

媽媽擔心著住在遠地的舅舅,差遣家裡這個待業中的女兒去京都,幫忙照顧舅舅,去到京都,才發現舅舅其實「一切都好」,就是小指頭受了傷,所有的生活都能自理。於是,舅舅不但不需要照顧,還反過頭來給姪女兒出了許多功課,讓姪女兒在整個京都裡跑來跑去,去買各種充滿韻味的食物或商品。

一開始,姪女兒滿懷抱怨,這些都一間店就可以買齊的不是嗎?

充滿「效率」的生活模式裡,是沒有餘裕讓位給「韻味」跟「體驗」的,罐頭裝的蒲燒鰻,跟炭火慢慢烤出的蒲燒鰻,站在這樣的店面裡聞著味道,跟百年老店的老闆聊天,一點一點地理解老店的故事的經驗,不僅僅是「購買蒲燒鰻」一個行動,而是一點一點地過著日常生活,並將這些生活過得豐富而有韻味。

「喜歡的東西要自己用鼻子找出來」,舅舅這麼說。

面對著姪女的提問「哪裡有好吃的點心?」,舅舅笑而不答,表示「喜歡的東西是要自己用鼻子找出來的」,不是告訴了她許多間可愛的店或是百年老店讓她東奔西跑,而是告訴她真正喜歡的事物不能是由別人告訴妳的,而必須是自己用盡全力找出來的,相信自己的感官,也相信自己的品味。

從「感覺自己很失敗」的待業,變成「積纘喜歡的生活」的體驗。

不是看著「工作」看著「失敗」,而是看著「在這個世界上充滿著許多自己可能會喜歡的事物」而自己可以慢慢發現,一點一點地發現喜歡的自己,一點一點地發現自己特別喜歡的事物,一點一點地喜歡上生活,也一點一點地找回自己對生活的特別悸動,而那一切通常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現代生活,時常變成一場無止盡的跨欄賽,更多更好更快。

有工作、有高薪、有前景、有房、有車、有品味等等的無限跨欄,我們相信著假使能跨越這一切,我們期待的「自己」「好的生活」應該就會在那後面,卻可能忽略著,也許「理想中的自己」跟「好的生活」並不在那裡。

無論妳認為自己混得好不好,從積纘那些喜歡的生活體驗開始吧。

讓每一個今天都變得充滿美麗的體驗,喜歡上這樣的生活,也喜歡上這樣的自己,而這一切會幫助我們更能抵擋生活的風暴,那些逆境跟不順利的時候,也能讓我們更好的愛上自己,而不只是被各種生活壓著跑,只剩下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對未來的負面想像,而逐漸被自己的憂鬱吞噬喪失動力。

今天的妳,發現了什麼「會心動的愉快體驗」嗎?

願每顆在現代社會總是不由自主無限跨欄的心,都能獲得這樣的支持,從自責與自我厭惡裡,一點一點地轉向生活,好好地體驗,好好地發現,也一點一點地愛上生活,幫自己能更好地、穩定地邁向渴望的未來。

#圖片引自網路#只有一集的日劇#記得以前聽過一個老師每年都要去京都住一次#京都果然是一個很有情調很適合慢慢生活的地方#好好感覺好好經驗好好過生活#那些不被快速的生活吞噬的各種頑固抵抗#會讓我想起台南

發表留言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