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同理心》:以換位思考取代情緒同理

這是一本讓我很有收獲的書,這個作者透過這本書試圖論證「沒有同理心能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這個論點非常有趣,讓人想繼續看下去。

作者將「同理心」區分為「情緒同理」與「認知同理」(或稱為「換位思考」)。情緒同理指的是透過「與對方擁有共感」而理解對方的感受,而認知同理則是不求與對方共感,但願意以慈悲、憐憫等較為廣闊的心情試圖理解對方。

作者透過許多研究案例指出「純粹的情緒同理」可能是有害的,而許多善行則不必然需要透過「情緒同理」,人們也會去做,例如:書中一個男性計算了自己只有一個腎臟仍然能存活的機率,然後選擇捐腎給一個陌生人。例如:幼童並不需要感覺到對方同樣的情緒(沮喪、憂鬱等),也會試圖安慰對方。

同時也透過指出「情緒同理」(或在本書稱為「同理心」)其實有其極限,而且會讓人「只能注意到與你的經驗、你的道德觀接近的人」,所以會發生一戶人家需要捐款,各界善款湧入,結果同年其他社福單位都缺乏款項的結果。

如果大家能應用「認知同理」,而非讓自己跟著「情緒同理」(或同理心)走,或許我們比較不會被眼前的故事打動,而興起破壞規定,或是看不到其他受苦的人的念頭。例如:書中提到的實驗,描述一個可憐的孩子需要腎臟,實驗如果對這個孩子的描述較多時,是否大家會傾向讓他在器官移植的排序上插隊,答案是的,大家會傾向讓這個孩子插隊,縱使另一個更危急的孩子必須等更久。

涉及制度時,假使只以有強烈共鳴、共感的「情緒同理」來出發,事實上是可怕的。

我們不需要確切地「感受」到對方的感受,我們依然可以以理智、慈悲、憐憫的態度,包容與尊重對方的感受,理解對方的處境,試圖找到能協助他的方式,而非為了一個個案就想破壞制度、傷害到其他的人。

以理性的慈悲,取代情感滿溢的同理。

否則我們或許將一直停留在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制度想像裡。

迴響已關閉。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