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如何認出那些「纏繞心靈的裹腳布」?

記得第一次看到裹小腳的照片時,那時內心受到的衝擊,不禁想像一雙正常的腳究竟如何變成這樣?以及為了變成這樣,對一個幼小的女孩來說,究竟必須承受多少痛苦?

裹小腳這件事,一開始只在歷史課本上看過,覺得只是一件離自己很遙遠的事,也沒想動念找照片;但具體看到照片,照片後那必須承受的痛苦突然變得非常清晰,關於一個女孩的腳是否能以本來的樣子存在,還是為了成為「大家閨秀」而只能殘害自己的腳?

讀了《纏足幽靈》之後發現「裹小腳」這件事不是「別人的事」,而更可能是「每個女孩」的事。

那些曾被灌輸的觀念,關於「女孩應該要怎樣」「怎樣的女孩才會好命」「怎樣的女孩能嫁進好人家」「傷害妳的腳是因為愛妳」「妳以後就會感謝媽媽的」,母親齜牙咧嘴地使著吃奶的力氣把女兒的腳裹成小腳,她必須練習著狠心才能完成這個任務,面對這個不友善的結構,她必須傷害女兒的「一部分」才能幫女兒爭取一點空間,那是母親生存的智慧,關於「如何迴避更艱難的人生」。

女兒們咬牙切齒地痛哭、槌打著不會鬆手的母親,一方面不理解為什麼必須傷害自己,另外一方面憎惡那不願意聽到自己聲音的側臉,隨著年紀漸長,逐漸踏上母親奮力規劃的路,然後漸漸理解「原來傷害自己都是為了愛」,原來「愛」就是「為了好的機會而不惜傷害自己」。

於是,至此,我們已經漸漸地離開「自己」,「自己」成為一塊叉燒,能依照可不可以順利活下去而恣意地切割,只要能順利的自己就是好的,而傷害自己或子女也是好的,只要能順利就好,被切割而疼痛的傷口就別管了,不能一直看著傷,那是弱者才做的事,這樣漸漸地從別人對自己下重手開始,學會自己對自己下重手,以及對所愛之人下重手。

下重手,就是愛對吧?

愛,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錯誤理解的,有時候偏移到無法理解自己,無法同情被切割的部分自己,無法理解「切割」以外的方式也是愛,甚至會認為不切割的就不是愛,而是害,死死擁抱著從小就學會的「愛」。

妳學會的「愛」是哪一種愛?

是切割部分的妳,換取好的生存機會?還是接納妳的樣子,支撐跟協助妳成為最好的自己?

願我們都不必再替誰裹腳。

#性別#纏足幽靈#母女間傳承的創傷#如何解開纏繞在心靈的裹腳布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rREo8O,圖片如有侵權還請告知。

發表留言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