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嬰兒轉運站》我們不能說的話背後,難言的奢望。

看著IU扮演的母親眼神清亮地對著鏡頭說出「孩子是無辜的,為什麼我不能想把他生出來」的時候,我感覺自己有一種被雷劈的戰慄感。

彷彿會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召喚各種詛咒跟言語暴力的恐懼。

有些話是不能說的,就像這句,令人胃痛的恐怖感。

身為一個女性的經驗裡,因為妳的身體是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最後一里路,所以妳似乎「必須」為這個孩子負擔最多的責任,無視這個「孩子」的存在必然暗示著「至少有一個精子的提供者存在」的事實。

那個精子跟男人的存在時常被消失,只剩女性需要被責難。

「如果母親沒有能力照顧,就不該生孩子」「如果妳沒有想清楚妳就不該懷下去」「既然不要孩子了幹嘛把他生下來」「既然要丟掉他幹嘛給他留字條讓他無法被領養?」

因為妳是孩子的最後一里路,所以「只能由妳」為此負責。

妳必須讓自己是那個準備好的人,妳必須讓自己能提供充分的資源給孩子才有資格生育,妳必須知道該怎麼養育,妳必須有好的經濟能力支撐自己跟孩子,妳必須凡事都知道該怎麼辦,就算只有妳一個人面對這麼挫折的處境跟哇哇啼哭的嬰兒,妳必須獨力知道該怎麼辦,因為「是妳決定要生的」。

當所有的指責都朝著女性去時,我們就會忘記「可以一起做些什麼」的選擇。

缺少了善意的支持時,女性都只能「努力成一座孤島」。

越孤立,就只剩越極端的選項,自傷傷人。

是不是有一種可能性,像這部電影裡為我們展現的那樣,如何找到一種方式,協助在各種學歷、資源條件不足的母親們,嗑嗑碰碰地一起走過育兒初始的那段心慌無助感?陪陪她討論各種資源,缺乏的可能,以及哪裡可能有資源?

是站在她的身旁,而不是指著她。

然後,或許,我們有機會一起幸福。

從各種問題的起點開始解決問題,而不只是嘗試在問題的下游縫縫補補,嘗試讓一切還能過得去就好。

願每顆受傷的心,都能看到自己的傷跟能做的事,讓我們朝向幸福邁步。

#電影#嬰兒轉運站#是枝裕和導演作品#關於如何朝向幸福走去的故事

發表留言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