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182/找到屬於妳的「Reframing」新解。

我是個房間很亂的人,亂到家人會忍不住出手要幫我整理的那種人,結婚前會一邊附帶著碎碎念「妳這樣以後怎麼結婚」,結婚以後會附帶著碎碎念「幸好我看不見」之類的。

我後來漸漸地發現「房間的混亂」是我「懸置」等待的一種方式。

關於被滾動著推著走的人生裡,哪些是對後來的人生真正重要的東西,我是個無法馬上下決定的人,我需要很多的時間讓答案自己融解浮現。

國小的獎狀、國中密密麻麻的成績單、某個誰送的禮物或卡片、某些花了大把力氣讀過的書籍、做研究的原始文獻、某個誰送給妳高級但妳不習慣的衣服、某些不再玩但對自己而言很經典的遊戲片、已經離職的工作上書寫的各種瑣碎筆記,我無法輕易地斷捨離,雖然讀《令人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時感覺非常心動,但我做不到。

更準確的說,我不想冒著把珍貴的記憶丟掉的風險,寧願懸置一切一陣子。

這種心理上對於「懸置」的需求是很難被理解的,關於不想太快下決定,不想勉強自己去適應別人的標準,用自己的方法逐漸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關於哪一些東西重要,而哪一些東西已經逐漸喪失影響力的這件事。

每隔一陣子,我就會大掃除一次,用整理房間來宣示、符合新的自己的空間。

把那些不再吻合生活,不再具有意義,只是佔據空間的物品清除,也把那些曾經有意義但也許可以交流的物品送人,然後把所有的物品依照自己的現況重新安排,像一場房間的大風吹。

所以每次整理房間都像家裡鬧賊。

家人總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覺得「為什麼每次都要把家裡搞得這麼亂」以及「妳平常不好好整理幹嘛今天突然這樣」「妳平常把房裡整理好不就沒事了」或是帶著笑意的說「我等著看這次妳房間可以維持多久」。

亂,像一種汙點。

這是為什麼看到《不整理的人生魔法》的時候,感覺這本書很值得推薦,混亂,不只是混亂,就像麻省理工學院內部混亂的走道讓人容易迷路,但它也創造了更多巧合,讓隨機的跨域對話可能浮現,厲害的「車庫」遠遠不只是那「一個車庫」,只複製了車庫卻沒複製混亂的車庫,就喪失了它的創造力變得平凡無奇。

我一點一點地接納自己的亂。

直到我逐漸發現這個亂對我的意義。

成長的歷程裡,在我們的身邊會有許多這樣的語言,也許沒有惡意、也許只是他們想跟我們建立關係、也許只是太忙有口無心的隨興之語,卻會讓我們花上大把的力氣自我厭惡或無法善待自己。

需要一點一點地拉開跟這些言語暴力的距離,然後才能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語言。

妳的身上也有這樣的句子嗎?

有沒有哪個句子妳已經找到屬於自己的新解了呢?

願妳總是能允許自己以自己的樣子,信任自己的步伐摸索與前行,並總是不要忘了找回自己的聲音。

#非暴力溝通#發現哪些從別人收下的言語暴力#試著拉開跟言語暴力的距離#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描述#用自己的語言組織生活#混亂隱藏的禮物

發表留言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