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183/留意腦內的喝斥,試著從「減害」開始就好。

我一直有「情緒性飲食」的壞毛病,這個是我為什麼成為胖子的理由,有一段時期我甚至有一句名言「只有食物不會背叛妳,它總是隨時都在」,食物很容易成為情緒的出口,特別是我們不太擅長面對情緒的時候,畢竟要理智地描述自己怎麼了有時候有點難,使用食物跟腦內自然分泌的激素來快樂反而直覺得多。

胖子跟食物的關係既糾纏又難分難捨,很難簡單說明也沒人想聽。

關於「如何學會以食物安撫自己的」「最能安撫自己的食物是什麼」「哪些食物似乎沒有安撫的效果」而「哪些有安撫的效果,但吃了以後對健康有不好的效果」「哪些食物會吃了以後快速被安撫,然後馬上升起罪惡感」「什麼情況的情緒最容易以飲食發洩」這是一張很長的問題跟解答清單,可以細細地說很久。

但「胖」「不健康」跟「怎麼做才健康」的標準總是又急又快。

我們很少能有機會一起好好描述跟「胖/不健康飲食」的關係。

記得研究所一堂敘事治療的課裡,老師想帶領我們體驗「主流/非主流故事」的感受,於是邀約了幾位同學一起來討論「胖/不健康飲食」的這件事,那是我第一次發現「原來這件事可以談?」「原來這件事有這麼豐富的內涵?」「原來不是只有我這樣?」,大家一起討論了關於胖,關於知道肥胖不好但減重很難,關於五花八門曾經試過的減重方法,關於那些總是悄悄來襲的癮頭,關於如何平衡那些癮頭跟罪惡感的眉角。

評價很容易,但要打開這些生活的豐富細節讓人練習自助卻很難。

那些腦內被安裝了各種言語暴力的人,會一直感覺到自己「不夠好」以及「如果不夠好就會發生某種糟糕的事」,這樣的念頭時常讓我們一不小心就越來越偏激,越來越極端,因為我們很希望能「確保自己夠好」「保證夠好,以便不遭遇到討厭的事」,卻很少能發現到就算是這樣的念頭,也時常在傷害自己。

逼迫自己去達到一個「客觀/外界」的標準,而不是看著自己。

我漸漸地意識到這一切,然後一點一點地培養自己「不情緒性飲食」的能力,有一陣子,明明有一點情緒不好,經過香噴噴的炸雞攤前面,但我試著不為所動地經過它,經過以後,先生就會說「妳的意志力得到了鍛鍊!」,我們試著幽默地練習這件事,雖然我並不總能做得到,還是偶爾會怒吃一桶胖老爹,但有很多的時候,我知道自己有選擇可以「鍛鍊意志力」。

然後,也漸漸地發現「只靠意志力是不可行的」。

有許多關於肥胖跟飲食的討論,時常歸結在「意志力」,老實說,人類的意志力是有限的,要學習在「精神力高乘載」的情況下「控制意志力」,就像是開著一台超載的火車還要過彎加速,大概只有翻車一途。所以只能一點一點地學習「降載」。

找出能不讓自己一直維持在「高乘載」的方法,善用意志力減害。

於是,我開始跟先生用「今天是幾隻胖老爹雞翅」來表達情緒的壓力指數,有時候是一桶,有時候是五隻,有時候三隻就可以,有時候一開始是五隻,後來兩隻就可以,一點一點地把情緒地壓力量化,也一點一點地讓本來不能被表達跟理解的情緒,能被理解跟聽見,而聽見,有時候就能幫助減害。

那些本來要「全部吞下」的情緒,現在可以不用那麼用力吞下了。

有時候吃了炸雞以後還會有罪惡感,有時候不吃炸雞會感覺到情緒無法負荷迫切需要出口,感覺到自己像一個鐘擺擺盪著,希望朝向健康的路走,但卻無法一步到位,而無法一步到位又時常招來許多言語暴力,讓自己更加依賴情緒性飲食,吃也不對,不吃也不對,無論怎麼做都感覺很痛苦。

如果妳曾經飽受言語暴力,請試著告訴自己「減害就很好了」。

不要對自己的不良習慣加以嚴厲斥責,而是試著一點一點地增加自己對不良習慣的控制力,增加能夠不需要利用這個習慣來因應的次數,一點點也好,一次也好,找到一個可以量化的方式,能幫助妳看到自己的進步,像是我的「胖老爹雞翅情緒量表」。

有時候會發現自己量化之後不吃也沒關係,也有的時候還是需要。

了解自己所在的這台「情緒雲霄飛車」,知道哪裡是高點,而那裡是低點,哪裡過去無法控制,哪裡已經逐漸能「減害」,能幫助我們一點一點掌握自己「朝向培養健康習慣」的方法。

妳也有屬於自己的「特別情緒量表」嗎?歡迎跟我分享。

想培養什麼健康習慣嗎,不妨「逐漸增加控制力的減害」就好。

允許自己做不到一步到位,也允許自己做不到像別人一樣,接納自己的雲霄飛車就是看起來比較難懂,也接納自己有時候用這樣的方式來解決自己的情緒,也知道自己其實已經有進步,比起過去現在有更多時候可以不情緒性進食,在困難的時候也可以多忍耐一下,更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可以悲憫跟善待自己。

願每顆善良誠懇之心都能逐漸掌握屬於自己情緒雲霄飛車的秘密,能找到享受卻不被控制,朝向渴望的健康生活的方法。

#非暴力溝通#留意腦內的言語暴力#面對不良習慣從減害開始#減害就是培養一種新習慣了#以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前進就是自我悲憫#停下腦內的言語暴力就是自我悲憫#不再複製傷害

發表留言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