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184/如何找到方法安放彼此的傷?

一件小事如何演變成大事?只要兩個人都在對話間使用言語暴力,幾乎就能保證一段對話無法好好結束;但假使兩個人都能試著在表達時迴避那些可能被辨識為言語暴力的表達,或許我們會有機會一起找到那片心靈的綠洲。

我忘記戴口罩出門,而且是在出門五分鐘以後才發現,一瞬間有種自己做了一件超丟臉的事而且人人都會注意到自己的羞愧感,而且擔心嚇到恐懼疫情的人,也怕萬一被檢舉的罰單。我是一個超級怕犯錯的人,犯錯會引發我嚴重的焦慮跟不適感,「跟大家都不一樣」也是一個很容易引起我焦慮的事,結果忘記出門戴口罩一口氣滿足兩者,於是焦慮得不行。

於是馬上想衝回家拿口罩,被先生攔住說「我去前面便利商店買就好」。

於是一路躲躲藏藏像賊一樣擔心被發現忘記戴口罩出門,雖然我知道空曠地方運動可以不用戴口罩,而且我家旁邊就是公園有很多人跑步沒戴口罩,但我就是被自己的焦慮攫住,感覺自己犯錯、會引起注意、隨時可以被指責。

先生到一間便利商店裡找了好一陣子卻空手出來,說店家沒有賣醫療口罩,焦慮到不行的我決定還是先回家好了於是決定扭頭就走。

先生很生氣,我也很生氣,氣對方不懂自己。

「我不喜歡跟大家不一樣跟犯錯的感覺,那會讓我很焦慮。」我這麼說。

「我不喜歡被逼著要馬上下決定跟對方扭頭就走,明明是再給我五分鐘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先生說。

「但那太焦慮了我沒辦法。」

「那不然這樣,然後我再去找口罩,」先生把臉上的口罩拿下來掛在我臉上,然後說「我不會焦慮,然後妳也不會焦慮,然後可以安心找口罩了。」

雖然我還是馬上把口罩還給他,但好像沒有之前那麼焦慮了。

找到口罩過了半小時以後,先生說「我知道為什麼我不喜歡別人扭頭就走了,那會勾起某個我很焦慮的童年經驗」,然後細細地說明了那個經驗。

我也發現自己在那個經驗裡不成比例的情緒,於是跟先生說「我習慣自己的事情都要自己來,不然很容易招來攻擊,很少有人會伸出援手,所以我只想扭頭就走自己照顧自己就好。」

「我不會不對妳伸出援手,妳可以告訴我妳遇到什麼困難,然後要給我時間。」

雖然我還是不太確定自己的焦慮跟對方的焦慮撞在一起的時候怎麼處理比較好,但感覺好像看見創傷的彼此勾動,讓我們都很容易爆炸,也很難幫助彼此。

也許下一次先生會更理解我就是個容易焦慮的人,也許下一次我會試著拉住自己不要扭頭就走,也許我們可以試著找到一些方法更善待彼此的傷。

「其實我們可以假裝在慢跑去哪裡都沒關係耶?」先生說;我默默在內心翻了一個白眼,想著「我還是在包包裡多備幾個口罩比較實際吧……。」

焦慮的時候要擦槍走火實在蠻容易的,如何記得不用「會被辨識為言語暴力」的句型還蠻難的,但假使能做到的時候,能幫助彼此不少,靠近自己,也靠近彼此。

願大家都能在焦慮的時候,仍然能迴避言語暴力,讓我們親近自己及所愛之人。

#非暴力溝通#小事不只是小事#小事背後勾起的情緒時常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好奇自己的故事也好奇對方的故事#善待故事而非評價故事

發表留言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